膝盖积液艾灸哪个部位
膝盖积液一般多艾灸膝关节附近的穴位,或者有治疗效果的其它部位的穴位,常用的穴位有内外膝眼穴、足三里穴、梁丘穴穴、阳陵泉穴。利用艾灸穴位起到活血通络、消肿止痛的作用,加快膝关节血液循环,促进对积液的吸收,达到治疗积液的效果。
1. 内外膝眼穴
膝眼穴位于膝关节两侧,髌韧带两侧的凹陷中,外侧即犊鼻穴,内侧即内膝眼穴,一般采用艾条灸,时间10-15分钟,在经过医生合理艾灸后,可刺激膝关节血液循环,促进积液的吸收。
2. 足三里穴
足三里穴是人体常用保健穴,位于小腿外侧胫骨前嵴外1横指,犊鼻穴下3寸,犊鼻穴和解溪穴连线上,艾灸足三里在临床上较常见,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肿胀。
3. 阳陵泉穴
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,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,一般采用仰卧位或者侧卧位,比较容易取穴,可以用艾条灸10-20分钟,起到消肿止疼的作用,缓解膝盖积液。
4. 梁丘穴
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时,筋肉突出的凹陷中,属于人体足阳明胃经,艾灸此穴可以用来治疗膝盖积液浮肿,此外在热敷后按摩此穴,也能起到消肿的作用。
5. 血海穴
血海穴位于股骨前区,髌骨底内侧上2寸,股骨内侧肌肉隆起处,常配合阳陵泉穴治疗,起到疏筋活血的效果,艾灸此穴可以缓解膝盖积液的症状。
膝盖积液一般多艾灸膝关节附近的穴位,或者有治疗效果的其它部位的穴位,常用的穴位有内外膝眼穴、足三里穴、梁丘穴穴、阳陵泉穴。利用艾灸穴位起到活血通络、消肿止痛的作用,加快膝关节血液循环,促进对积液的吸收,达到治疗积液的效果。
1. 内外膝眼穴
膝眼穴位于膝关节两侧,髌韧带两侧的凹陷中,外侧即犊鼻穴,内侧即内膝眼穴,一般采用艾条灸,时间10-15分钟,在经过医生合理艾灸后,可刺激膝关节血液循环,促进积液的吸收。
2. 足三里穴
足三里穴是人体常用保健穴,位于小腿外侧胫骨前嵴外1横指,犊鼻穴下3寸,犊鼻穴和解溪穴连线上,艾灸足三里在临床上较常见,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肿胀。
3. 阳陵泉穴
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,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,一般采用仰卧位或者侧卧位,比较容易取穴,可以用艾条灸10-20分钟,起到消肿止疼的作用,缓解膝盖积液。
4. 梁丘穴
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时,筋肉突出的凹陷中,属于人体足阳明胃经,艾灸此穴可以用来治疗膝盖积液浮肿,此外在热敷后按摩此穴,也能起到消肿的作用。
5. 血海穴
血海穴位于股骨前区,髌骨底内侧上2寸,股骨内侧肌肉隆起处,常配合阳陵泉穴治疗,起到疏筋活血的效果,艾灸此穴可以缓解膝盖积液的症状。
治疗腱鞘炎的克星药
腱鞘炎通常是关节过度活动,腱鞘劳损、滑液减少引起的,多发于经常电脑敲字或弹奏乐器的群体。腱鞘炎没有克星药,一般是进行常规的抗炎、止痛的治疗。目前治疗腱鞘炎使用最多的是小针刀疗法,它能改善腱鞘粘连、磨损或膨大等症状。
氨糖软骨素钙片适合多大
氨糖软骨素钙片一般适用于中老年人,年龄在40岁以上。人体可以自行合成氨糖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合成能力会下降,体内的氨糖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,关节软骨会不断退化和磨损,因此需要补充氨糖,而软骨素可以促进氨糖渗入关节,二者需共同摄入。
怎么确定是不是风湿痛
一般情况下,可以根据患者临床不适症状、相关检查等来判断是否是风湿痛。比如患者出现关节疼痛、晨僵、肿胀等症状,阴雨天加重,就要考虑风湿疾病的可能,然后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,通过关节查体、实验室检查、病原学检查等来明确诊断。
深蹲后哪里酸痛才正确
深蹲的动作一般可以促进下半身所有肌肉的运动,表现为下半身的酸痛。不过深蹲对于股四头肌、臀大肌、臀小肌、臀中肌等肌肉的锻炼是最为显著的,所以这些部位的酸痛程度较其它部位要严重些。经过休息或热敷、按摩等方法可使酸痛得到缓解。
整条左腿酸痛是怎么回事
引起整条左腿酸痛最常见于习惯左侧卧睡或翘左腿的人,这会引起左侧血液循环不通畅或神经受压迫,而表现为酸痛。左腿的过度运动,乳酸堆积也是引起的左腿酸痛的常见原因。风湿性关节炎也会引起整条左腿游走性酸痛,受凉或夜间尤甚。

- 0
- 视频
- 21
- 语音
- 42
- 问答
- 1163
- 文章
- 1
-
2
2021-11-19
-
3
2020-07-02
-
4
2020-04-03
-
5
2020-03-19